政策速递 ¦ 快速了解西安“双中心”核心承载区——丝路科学城

2023年1月14日,西安获批建设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”和“科技创新中心”(简称“双中心”),成为了继北京、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后第四个获批建设“双中心”的城市。丝路科学城是“双中心”建设的唯一核心承载区。
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揭开丝路科学城的神秘面纱。
丝路科学城片区是以西安科学城为核心,区域汇集了西北工业大学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2所高校,光机所、中航631等49家研究院所,华为、中兴等3182家高新企业,以及巨子生物、铂力特等311个创新平台。
01
所属区域
高新区
02
管理机构
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丝路科学城发展中心(丝路科学城建设指挥部)
03
规划面积
220km²
04
空间布局
“一城三区十组团”
一城:丝路科学城
三区:中央创新区,规划面积50.5km²,将打造“科技+金融+创新”深度融合、互乘放大的丝路国际金融中心。生态文创区,规划面积21.8km²,将以科技旅游、生态文创、商务会议为核心功能。硬科技产业区,规划面积147.7km²,将以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、双创平台、龙头企业、国际创新五大创新源为核心,实现协同创新、产业化应用,打造原始创新的承载地、成果转化的示范地、硬科技产业的聚集地。
十组团:科创金融、国际社区、生态文创、科学中心、光电子产业、科教创新、生物医药绿色装备、汽车产业、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十个产业组团。
05
目标定位
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高地、秦创原的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、彰显中国气韵的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科学交流中心,建设绿色智慧的未来理想城,争做秦创原建设的使命践行区、核心引擎区和示范样板区。
06
总体使命
厚植高端创新资源,为“秦创原”总平台建好策源高地;提升创新创业能级,为“秦创原”总平台当好开路先锋;推进科创一体化,为“秦创原”总平台提供实践范例;坚持科技开放共享,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“两链”深度融合,提供高新方案、贡献高新力量。
07
建设目标
按照“一年见雏形、三年出形象、五年成规模、十年立新城”目标推进丝路科学城建设。预计到“十四五”末,丝路科学城将聚集50万人口,承载1万亿经济规模;到2035年,聚集人口150万,经济规模突破3万亿元,带动西安高新区经济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,是高新区“55611”现代产业体系和西安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承载,成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展示窗口,为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、推进“两链”深度融合贡献“高新力量”,力争成为秦创原建设使命践行区、核心引擎区和示范样板区。
08
目前建设情况
2021年,丝路科学城片区实现生产总值1810亿元;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0亿元;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176亿元。2022年上半年,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74亿元;完成固投358.4亿元。
2022年,丝路科学城全力推进重点项目287个,已聚集企业近4000家,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15家,高新技术企业217家,并形成了以三星、奕斯伟、中兴等企业为代表的世界级光电子产业集群;以比亚迪、众迪锂电池、正昌电子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;以西安杨森、万隆、力邦等91家企业为代表的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;以神电电器、中航汉胜、爱科赛博等307家企业为代表的百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。
陕西省、西安市、西安高新区等各级政府高度重视“双中心”核心承载区建设,永秀智库也将持续关注丝路科学城下一步的规划建设情况。
资料来源
单位简介
陕西永秀智库经济管理研究院是永秀智库旗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,2016年入选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优秀服务品牌,2018年经民政部门认定为中国5A级社会组织,同年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二批工信智库名录。
服务范围
编制区域战略
编制产业规划
编制园区规划
编制专项规划
省级高新区创建全流程
联系我们
鲁 总 13571874512
赵老师 15129182503
王老师 18991973787